企业信用风险分析:调研既是技术也是艺术-信特国际3a认证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用知识 > 企业信用评级3a认证问答 >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调研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当前是信息和知识泛滥的时代,各种观点、方法、技巧铺天盖地而来,将人们重重包围。笔者在近期就接触到不少企业调研的理论方法,这些调研理论方法内容丰富、逻辑自洽、思维深刻,确实是人们了解、学习、认识企业调研的好资料。

  但是,企业调研,理论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调研不是纸上谈兵,调研的本质是实践,实践的本质又是基于先验的经验,而不是看上去自洽、深邃的逻辑。这是对现实世界认识的问题,看上去美妙的理论往往是线性的,而现实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此,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不能单靠理论去推演,单靠理论去推演往往容易被现实所蒙蔽,还需要把握其现实世界中细微的变化。子曰:“知几,其神乎!”,这里的“几”指的是事物变化的微小征兆。笔者就在调研企业时如何感知企业信用边际变化的细微之处谈一些自己的感想。  调研前做好企业隐含风险的预判工作。信用分析师不是信用信息的搬运工,亦不是企业高管的传声筒。信用分析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假设,不断检验,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因此,企业调研不应该只是去企业被动地接收资料,还应该带着问题去企业寻找蛛丝马迹的证据。在调研前,信用分析师需要事先分析企业风险,并初步研判成因,特别是那些不易察觉的隐含风险,因为显著风险大概率已经为市场所了解,价值已经变小,不易察觉的隐含风险则可能会对企业信用边际变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价值反而可能较大。比如,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是否是政府支持力度弱化导致的?企业财务指标波动上升是否是由于企业存在财务造假?企业应收账款增加是否是因为企业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些问题虽然在当前对企业信用影响较小,但是却可能是企业信用的重要隐患。  观察[信特国际 www.315g.com 3a认证]调研对象回答问题的方式。笔者在参加实际工作之初,曾产生过这样的困惑:在调研时,如果企业和信用分析师基本在事先准备好的访谈提纲的框架下进行交流,那么只需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往来,何必要大费周章地进行实地调研呢?事后来看,这样的困惑来源于对企业信用边际变化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刻,把握不够系统。实地调研走访,面对面地与调研对象聊天交流,其意不在问题的回答而在回答问题的方式,问题的回答固然存在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反映出企业一些真实情况,以及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时的选择偏向,对把握企业信用边际变化的细致特征是大有裨益的。比如,企业董事长安排财务总监来具体谈谈融资计划可能意味着企业管理存在问题,企业安排上下游企业高管接受访谈的难度变大可能意味着企业行业地位正在下滑,企业财务总监以慧黠的笑容回答赊账情况可能意味着公司制度的张力与人的理性之间存在着冲突。  关注整个调研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一般而言,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企业信用分析的要素之一,去企业实地调研可以取得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更为真实的评价。因此,关注整个调研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可以捕捉到一些企业信用边际变化的线索。在调研前,观察企业对调研的态度可以感受到一些企业对自身发展的真实判断,比如,正在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调研可以反映企业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判断,企业的投资人是否有愿意参加调研也可以反映投资人对企业未来的信心。在调研中,观察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的工作环境可以感受到一些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专注程度和表情细微变化可以透露出员工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企业公共场所的清洁程度和布局特点则可以反映出公司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调研后,观察企业周边的情况可以对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产生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比如,企业周边基础设施情况、商业区的空置率、居民生活的节奏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  打个形象的比方,企业调研方法像是程序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拥有成体系的逻辑框架,企业实地调研像是信息实地的采集,掌握算法和数据结构需要技术经验的积累,掌握信息实地采集亦需要生活阅历的沉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调研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企业调研能力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感悟升华的旅程,在努力前行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来看,你就会发现自己对企业调研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十年磨一剑,永不停止地前进,终将蝶变升华。

精选文章


顶 ↑ 底 ↓
315g

联系> 18511223433 (同微信)拨打电话